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遵循“两个结合”重要论断 为建设中华文明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24/12/01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6月2日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提出了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指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建设中华现代文明,必须立足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以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为深厚基础,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为时代关切,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基于高度的理论自信、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文明,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文明;是从中华大地生长出来的现代文明,不是照搬照抄外国的现代文明;是文明维新的现代文明,不是文明断裂的现代文明;是吸取世界文明养分的现代文明,不是排斥外来文明的现代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不是什么别的现代文明。它蕴含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内含生生不息、与时俱进、包容兼蓄的精神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没有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就不会有中国特色;没有中国特色,就不会有今天如此成功的中国道路。中国道路每一步的开拓,都是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华文化、中国国情和中国实践的结合。中华民族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形成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观念,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等人文精神,构成了中国道路的内在基因。这些重要价值观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深刻体现于安邦理政的治国之道中,贯彻于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中,灌注于格物究理的思想方法中,呈现于质文兼具的表达方式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恒久与坚韧、清醒与思辨,为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丰沛精神动力和深厚思想资源。

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才能根深叶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意味着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百余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而且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没有水土不服,而是在中国大地牢牢扎根;中华文明发展到现代,没有断流枯萎,而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展现出勃勃生机。这深刻表明“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我们党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和基本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这恰恰决定了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主体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优秀基因的结合,不是简单的对等关系和物理反应,而是让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用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造中华现代文明。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世界的;让马克思主义成为时代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深刻体现我们党坚定的理论自信、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逻辑必然。

把坚持“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作为建设中华文明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所谓“必由之路”,是指为达到目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侧重强调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指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必然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共产党人从革命、建设、改革到新时代实践不断取得伟大成就的成功之路。将“两个结合”明确为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因为“两个结合”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良性互动关系,既蕴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取得中国式现代化辉煌成就的实践经验,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回答新的时代课题、把握时代变化、引领时代进程所具有的理论自觉、历史自觉和文化自觉。

我们党自诞生以来,就开启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其民族化和本土化,成功开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道路的历史进程。实践证明,只有实现“两个结合”,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在解决实际困难和矛盾中,找到适合中国国情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和方式。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和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许多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位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为进一步推进“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提供了重要的遵循。

关于“第二个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关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他强调:“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伟大意义、科学依据和实现路径,把其提高到是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的理论高度。所谓“最大法宝”,就是为实现伟大理想,为完成伟大历史任务,须臾不能离开的宝贵经验和基本原则。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要性的自觉把握。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智慧启迪,也为治国理政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系统地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明确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强调其在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在地统一起来,在传承中实现发展,在发展中重视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例如,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相结合,提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重大判断;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与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所需要的系统思维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伦理道德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相结合,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中华优秀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相结合,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遵循,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中华文明”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观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遵循,努力建设中华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华文明是物质文明形态与观念文明形态有机统一的文明,是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文明。人类社会的文明分两大类,一类是物质形态的文明,一类是观念形态的文明。如果仅仅把文明看成是精神、思想是远远不够的。文明不仅是观念形态的文明,也是物质形态的文明,是物质形态的文明与观念形态的文明的有机统一,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比如,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古代建筑这种文明的实体形态,中国古代建筑既有物质基础、物质材料和物质担当,又内含美学、艺术与思想,既是物质形态的文明,又是观念形态的文明,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体。没有物质形态的文明,没有物质文明,观念形态的文明就无法存在,而没有观念形态的文明,没有精神文明,物质形态的文明就失去了灵魂与主心骨,也就不存在了。精神文明、观念形态的文明是灵魂,是最核心的、最持久的。比如,中华民族延续至今,中华民族所具有的抵御外族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观念形态的文明。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的民族英雄、杰出历史人物,都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内在原因。所以,文明应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物质形态的文明与观念形态的文明的历史的、辩证的、具体的统一。

人类社会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大领域。以此划分,人类社会文明是经济文明、政治文明和文化文明“三位一体”的文明统一体。人类社会文明不仅是物质形态的文明与观念形态的文明统一的文明,同时又是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相统一的文明。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文明又是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统一体。所以人类文明应该是经济文明、政治文明、文化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统一协调发展的系统的文明体系。中华现代文明一定要实现物质形态的文明与观念形态的文明相统一,经济文明、政治文明与文化文明,制度文明与生态文明相统一。

怎样建设中华文明呢?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为指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遵循。

一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明都从属于该民族、该国家所处的社会形态的性质和状况。建设中华文明,必须首先确定文明的社会性质,明确中华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文明,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照搬资本主义文明,更不能退回封建主义文明。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建设人民共建、共享的共同富裕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是人民的文明,是绝大多数人的文明,建设中华文明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的需求、人民的共享、人民的喜闻乐见、人民的自觉自愿、人民的创造为原则。建设中华文明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着眼于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战略目标。

三是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中华文明。必须积极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生态“五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

四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华文明再发展、再进步、再繁荣,如果离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离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离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导引,就会丧失生命力,不可能持续发展下去。

五是必须坚持兼收并蓄的基本原则,建设开放包容的中华文明。坚持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互鉴,积极吸收国外先进文明,积极传播中华文明,让中华文明融于世界文明之林,也让世界文明之林盛开中华文明之花。

六是必须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建设全面现代化的中华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才能构建永续发展的全面现代化的中华文明。

七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鲜明特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就是中国特色。建设中华文明最根本的就是保持中华民族特殊性、中华文化的特有本色,失去了中华民族特殊性、中华文化的特有本色,也就失去了中华文明。


上一条:坚定制度自信的理论意蕴与实践进路
下一条:有效推动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版权所有 ©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建筑学院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迎宾路361号  电话:6881318   鲁ICP备060291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