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党建建设 · 正文

党建建设

践行“两个结合” 着力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1/09/03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是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这一重大论断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成就。

“两个结合”是重大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以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两个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我们党自诞生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形势下,创造美好生活,迈向美好未来,需要经济科技的力量,也需要文化的力量。总书记鲜明提出“两个结合”,必将引领全党更加自觉地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如何更好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阐释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推动理论创新不断实现新飞跃。

“两个结合”开阔了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新视野。社会主义发展有其规律,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文化、国情不同,所走的道路自然不同。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立足于中国实践,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巨大效应,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注入了勃勃生机。“两个结合”的提出,必将使全党更加清醒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精神源泉,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两个结合”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这个进程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尤其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文明交流互鉴更加频繁,更需要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奋勇前进的力量。“两个结合”的提出,必将更好引领全党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发挥好先进文化的促进作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广阔的美好前景。

紧紧抓住“两个结合”的着力点

坚持“两个结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中国实际和时代变化,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两个结合”的产物,也为推进“两个结合”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山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照总书记对山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重要指示要求,2017年在深入调研谋划基础上,明确了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构想;2018年突出顶层设计,提出了以八大发展战略为支撑、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的整体发展格局;2019年确定为“工作落实年”,推动全省上下担当作为、狠抓落实;2020年发起九大改革攻坚行动;今年又明确提出了“乘势而上求突破,发奋图强开新局”,结合“十四五”开局部署了“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的目标任务。这些都是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强大思想武器,指导解决山东问题的具体实践。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做好山东一切工作的总航标、总定位、总遵循,是推进“两个结合”的根本指针。必须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必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雄才伟略,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深化规律性认识,回答一个个时代之问,在“两个结合”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创新。特别是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如何重塑竞争新优势,总书记深刻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战略部署。山东牢记总书记“在高质量发展上奋力蹚出一条路子来”重要指示要求,把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坚定破解产业层次低、质量效益差、污染排放重等一个个难题,为新动能发展腾出了广阔空间。山东正在发生由“量”到“质”、由“形”到“势”根本性转变。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推进“两个结合”、把握时代大势是基础和前提,必须自觉对表对标,在大局大势中找准自身定位、突出发展特色;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思路举措、选择发展路径;必须把握规律、顺应规律,不断增强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必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需要我们做到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扎实推进“两个结合”,不断完善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抓什么工作,都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成就显著。拿生态文明建设来说,总书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等理念,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指挥全党和全国人民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山东和全国一样,经过艰苦努力,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天越来越蓝、环境越来越美,山东的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推进“两个结合”,必须坚持“三个导向”相统一,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不动摇,全面准确把握省情,循着问题研究创新发展的思路办法,并在具体实践中检验“两个结合”的成效。

必须深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就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过程;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必然促进“两个结合”,推动理论与实践创新。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是孔子、孟子、孙子等古代思想家的故里,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资源丰富、特色鲜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饱含期望。2013年,总书记视察山东时,作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部署,要求我们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2021年5月9日,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回信时再次强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发挥山东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当好“两创”的探路者、先行者,通过举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建设世界儒学中心,推进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实施“儒学大家”计划,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等,形成整体推进的战略态势,取得一些重要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推进“两个结合”,必须秉持对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互动,服务党的理论创新,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必须尊重基层创新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基层实践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来源,推进“两个结合”,必须善于总结基层的创新创造。山东有很多叫得响的典型,革命战争年代铸就的沂蒙精神,建设年代的厉家寨经验,改革开放后的莱西经验等各种好经验、好做法就是代表。进入新时代,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在广袤的齐鲁大地生动实践,探索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土地托管服务、“乡村共同体”、农科“三联三化”等典型经验,涌现出了一大批时代楷模。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推进“两个结合”,必须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自觉做到眼睛向下,深入基层和群众;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为理论创新提供更多实践素材。

总之,贯彻好“两个结合”,必须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其本质要求,在“结合”上下更大功夫。一是理解把握整体性。“两个结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必须一体把握、一体推进,不可偏废、不能割裂。二是理解把握实践性。“两个结合”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须结合实践变化,不断创新发展。三是理解把握全面性。“两个结合”是普遍性要求,存在于一切工作中,必须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领域全过程。

强化推进“两个结合”的使命担当

推进“两个结合”是全党的重大责任。山东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认真研究“两个结合”,大力推进“两个结合”,努力为党的理论创新作出山东应有的探索和贡献。

做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的文章。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是“两个结合”的组织者、实践者,要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武装,提高贯彻和运用“两个结合”的能力水平。社科理论工作者是践行“两个结合”的重要力量,武装别人首先要武装自己,要把理论学习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对“两个结合”,要历史地、辩证地、发展地看待。要防止一些不恰当的倾向。比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简单相加、形成“两张皮”;比如将传统文化不加甄别、囫囵吞枣,简单等同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甚至无限拔高;又如只尚空谈、不切实际、不接地气,空喊结合,不解决实际问题;再如封闭排他,缺乏开放包容,搞自我中心、自我设计。

做好研究阐释的文章。“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必须进一步增强理论研究阐释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发挥其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中的作用。社科理论工作者要强化使命意识,切实履行好推进“两个结合”的应有责任。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阐释,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加强对基础性、深层次理论问题研究,加强对错误思潮和观点的辨析批驳,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研究阐释,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分学科分领域加强系统阐释,深入推动学理化研究。要加强对山东生动实践的总结,列出课题清单,探索实行“揭榜挂帅”制,让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为推动“两个结合”落地作出山东贡献。

做好搭建平台的文章。平台是汇聚理论研究人才的重要载体,是推进“两个结合”的重要阵地。要切实突出山东特色优势,打造高端平台。既要着眼全局,全面深化研究,又要立足山东实际,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创”、“四个讲清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实处,在推进“两个结合”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方面,作出山东应有贡献。要贯彻总书记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指示要求,结合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经略海洋等生动实践,做出特色和品牌。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等理论和社科研究机构,要紧紧围绕“两个结合”,开展理论研究创新,加强理论话语传播,真正成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的重要阵地。

(作者为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上一条:党的绝对领导是战胜一切挑战的法宝
下一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版权所有 ©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建筑学院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迎宾路361号  电话:6881318   鲁ICP备060291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