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邓小平历史自信的四维阐释
发布时间:2024/11/15  点击:[]

历史自信是历史主体对自身及相关历史的信心和信念,是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邓小平是历史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历史的重要见证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进程中,逐步生成了对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自信。笔者拟从来源、表现、特点、价值四个维度对邓小平的历史自信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和深化邓小平思想生平研究。

一、邓小平历史自信的主要来源

历史自信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的积淀以及观察历史、认识历史、评价历史的方法和视野,是促进历史自信生成的重要因素。邓小平的历史自信源于他创造历史、评价历史、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洞察历史发展大势的认识与实践。

(一)投身历史洪流的亲身经历

邓小平目睹了二十世纪初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悲惨现实,强烈的忧患意识、责任担当,使他毅然投身中国革命,为党领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为解放和发展西南地区作出重要贡献。1952年之后,他到中央工作。1956年党的八届一中全会后,他成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此后,他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带领党和人民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进程,邓小平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有着深切感受和独到思考。同时,邓小平见证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辉煌、挫折和复兴,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悟。所有这些经历,都成为邓小平历史自信的重要来源,为邓小平历史自信的生成提供了鲜活经验和现实基础。

(二)学习和评价历史的思考与实践

学习历史是评价历史的前提。邓小平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研读了中国革命运动史、世界通史(革命运动部分)、社会发展史。随着历史知识积累的加深和历史实践进程的延展,邓小平逐步领悟了观察历史、评价历史的方法,并在具体工作中加以运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过程中,先后十多次召集起草小组开会,对起草工作发表了许多重要指示,提出了系列评价党的历史的观点和方法。在邓小平看来,“对历史问题,还是要粗一点、概括一点,不要搞得太细”,突出强调了看待党的历史要抓住重点和关键,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观点。他还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大历史观,重视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历史,强调要把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到历史脉络中进行考察,这样才能看得清、看得准、看得全面。在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的过程中,陈云曾提出,要专门增加一篇,讲讲新中国成立前党的历史,将党的六十年作为一个整体来书写。邓小平对此很赞成,说:“六十年一写,毛泽东同志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得更全面,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也就有了全面的根据。”后来,第二个历史决议正是依据这一思路来谋篇布局的,在评价新中国成立三十二年的历史之前,先对新中国成立前二十八年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这为正确评价新中国历史以及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提供了坚实支撑。历史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出现失误和挫折在所难免,能不能正确看待失误和挫折,同样是关系到历史观和历史自信的大问题。在评价历史发展的失误和挫折时,邓小平坚持全面、辩证的观点,强调要勇于正视错误和曲折,并学会从中汲取前行的经验和力量。他指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些评价历史、看待历史的思考与实践,体现了邓小平的大历史观和评价历史的辩证法,为邓小平历史自信的生成提供了思想和方法基础。

(三)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历史发展受客观规律支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邓小平在观察历史、评价历史的过程中,重视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科学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是邓小平历史自信的重要来源。他认为,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历来重视具体的历史条件,重视从研究历史和现状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指导革命”。认清历史规律,就能把握历史发展走向,掌握历史主动权,而马克思主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是洞察历史规律的基本遵循。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动力和主体,是科学把握历史规律的关键一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动力。认清人民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有助于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历史自信的生成。邓小平认为:“我们的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有智慧,有理想,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顾大局,守纪律。几千年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的半个多世纪来,他们满怀信心,艰苦奋斗,排除一切阻力,一次又一次地写下了我国历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正是因为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看到了蕴藏在人民中的伟力,掌握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与脉络,邓小平准确深刻地把握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这为邓小平历史自信的生成奠定了深厚的认识论基础。

(四)国际比较视野下的理性判断

正确认识历史,必须具备宽广的视野和胸怀。邓小平早年留法勤工俭学的经历、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习经历、新中国成立后的出国访问交流和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学习研究,使他具有一种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将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置于国际背景下进行比较和评价。通过比较,邓小平形成了对历史的全面把握,生成了坚定的历史自信。他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相比于资本主义所具有的制度优势,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乃至人类的未来充满信心。因此,胸怀天下的国际视野和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关注,也是邓小平历史自信的重要来源。

二、邓小平历史自信的具体表现

邓小平的历史自信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这里从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角度进行理解。

(一)充分称赞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明积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三个时间刻度既表明了文化与文明的区别,更彰显了中华民族历史的久远。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邓小平指出:“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曾经为人类文明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这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总体评价。具体就科学技术而言,邓小平指出:“我国古代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成就,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伟大作用。”这是对中华民族科技发展史的自信。在谈到中国传统医学时,邓小平指出:“大概在两千五百年前,中国医学已开始发达起来,春秋时代有扁鹊,三国时代有华佗。中国传统医学是个宝库”。这是对中华民族医药发展史的自信。1981年2月,邓小平为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编辑出版的《邓小平副主席文集》英文版作序时指出:“我们的民族曾经创造过灿烂的古代文明,也经历过各种深重的苦难和进行过付出巨大代价的、坚忍不拔的斗争”,“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的公民”。这是面向国际社会更直接地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自信。在邓小平看来,“凡是中华儿女,不管穿什么服装,不管是什么立场,起码都有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是自豪的前提,没有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自信,也就没有对中华民族身份的自豪。

(二)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结果,也催生了邓小平对于中国共产党史的自信。1943年7月1日,邓小平出席太行军政民各界举行的庆祝“七一”大会,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不可缺少的力量。在过去的二十二年中,对中华民族已有极其重大的贡献”。这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肯定,也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贡献的自信。

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邓小平在总结经验时,充分表露了对中国共产党史的自信。1950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西南局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十年土地革命、八年抗日战争、四年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不是无产阶级的政党领导获得的?回答是肯定的。过去我们党一直是用无产阶级思想、纲领、路线来指导中国革命的,否则就不可能把革命进行彻底。”这是基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而生成的自信。1951年2月18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审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其中第六条指出:“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这是主要方面,必须加以肯定”。伟大、光荣、正确三个关键词,成为界定中国共产党性质的经典表达。同年6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西南局召开的七一纪念活动报告员大会上的讲话中重申这一定性,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并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共产党三十年来的历史是中国革命最精华的历史,是中国人民从苦难中站起来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在论及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原因时,邓小平指出:“我们进行了二十八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中国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关键在于“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找到了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道路、形式和方法”。这是对中国革命胜利经验的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的诠释。

对中国共产党史的自信,也包括对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自信和维护。“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反思“文化大革命”错误和教训的过程中,社会上开始滋生“非毛化”的倾向,借否定“文化大革命”而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进而否定党的历史。邓小平明确指出:“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他坚持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进行科学评价,不仅维护了毛泽东的地位和形象,也维护了党的历史,同时为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提供了重要遵循。邓小平还强调:“毛泽东同志的功劳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这个估计是合乎实际的,决不能加以怀疑和否定。”对毛泽东历史地位、历史创造、历史贡献的高度评价,彰显了他对党的领袖人物和中国共产党史的高度自信。

(三)深刻阐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展开,中国的面貌、中国的形象、中国的国际地位均得到大幅提升。1979年9月29日,邓小平出席国务院办公室为前来参加国庆三十周年活动的华侨、华人、台港澳同胞和知名人士举行的招待会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十年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面貌一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变了,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比过去更多了。所以,这三十年是值得我们回顾的,值得我们总结的”。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十年发展成就的自信。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大大提高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才使我们这个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在世界上站起来,而且站住了。”这是历史的事实,也是对历史的自信。1984年10月1日,邓小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庆祝典礼上讲话指出,“三十五年来,我国不但完全结束了旧时代的黑暗历史,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也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陆续实行了一系列适合新情况的重大政策,全国的面貌更是焕然一新”。这是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置于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历史背景下进行评价得出的结论,凸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世界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随后又开始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充分肯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这段历史,指出:“我们从旧中国接受下来的是一个烂摊子,工业几乎等于零,粮食也不够吃,通货恶性膨胀,经济十分混乱。我们解决吃饭问题,就业问题,稳定物价和财经统一问题,国民经济很快得到恢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建国头七年的成绩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得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头七年历史的自信。对于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邓小平提出:“应当肯定,总的是好的,基本上是在健康的道路上发展的。这中间有过曲折,犯过错误,但成绩是主要的。”“文化大革命”持续十年,“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损失最大的挫折”。邓小平将“文化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区分开来。在他看来,“‘文化大革命’的确是一个大错误”,但“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犯了“严重的、全局性的错误”,但也“还有健康的方面”,特别是“外事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尽管国内动乱,但是中国作为大国的地位,是受到国际上的承认的。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提高”。这是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历史的客观分析和公正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曲折,但邓小平能冷静分析和客观评价,充分体现了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自信。

(四)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

邓小平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见证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在谋划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邓小平充满信心。他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探索了中国怎么搞社会主义。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逐步发展中国的经济。第一步,到本世纪末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二步,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一战略设计,体现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自信。“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这是基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发展中国家发展视野而生成的对改革开放的自信。经历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邓小平明确指出:“几年的实践证明,我们搞改革、开放的路子是走对了。虽然每一个领域都还有不少问题,但是不难逐步解决。所以,我们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可能放弃,甚至于不可能放慢。”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性,既表明了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也表明了对改革开放史的自信。

(五)坚定笃信社会主义发展的光明前景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邓小平指出:“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经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邓小平并没有丧失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信心,而是指出:“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他基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强调:“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这是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自信的彰显,蕴含着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三、邓小平历史自信的鲜明特点

邓小平的历史自信具有鲜明特点,主要表现为历史感性与历史理性交融、历史自信与历史反思伴随、民族立场与世界情怀统一,并且基于历史自信而对现在、未来充满信心。

(一)既富于历史感性,又深具历史理性

历史自信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是在见证历史、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生成的,饱含着历史主体对历史客体的切身感受和体会,具有一定的感性色彩。邓小平对中国历史、中华民族、新中国等都充满感情,他曾动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同时,历史自信也是理性的,是建立在科学的历史认识、历史审视、历史评价基础之上的。只有基于客观的历史主义态度,才能对历史作出科学、理性的评价,进而生成历史自信。邓小平指出:“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正是历史理性的具体体现。

(二)既对成就充分肯定,又对教训深刻反思

历史不只有平坦的大道,也有荆棘与曲折。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才能准确把握历史的全貌。邓小平既在把握历史规律中坚定历史自信,对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就充分肯定,又坚持实事求是,从不回避历史发展的曲折,而是注重从曲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深刻反思。邓小平指出:“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正是在总结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强调对外开放,通过开放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邓小平看来,“中国近代以来没有对世界作出应有的贡献。这首先同一百多年的帝国主义侵略有关,也与历代反动政府的腐败有关”。这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反思,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1980年4月,在谈到新中国史时,邓小平指出:“中国建国三十年来,不论农业方面、工业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初步基础,但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是,我们耽误了时间,生产力的发展太慢。”基于这种认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邓小平多次强调发展速度,旨在将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1988年9月,邓小平在论及改革开放史时指出:“十年来的发展是可喜的,但也带来新的问题。速度快本来是好事,但太快也带来麻烦。”这是对改革开放史的反思。当时出现的主要问题是通货膨胀。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指出:“通货膨胀主要是管理不严造成的,我们缺乏经验”,“现在需要总结经验,继续前进,控制总需求的增长,控制发展速度。我们的胆子够大了,现在需要稳”。因此,邓小平的历史自信与历史反思相伴随,又在二者的辩证统一中不断坚定历史自信。

(三)既有鲜明的民族立场,又有强烈的世界情怀

邓小平既是爱国主义者,也是国际主义者;既有鲜明的民族立场,又有强烈的世界情怀。在展望未来发展时,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将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根本改变自己国家的落后面貌,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的先进行列,并且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推进人类进步的正义事业。”邓小平既关注中国的发展,又关注人类的进步,实现了民族立场与世界情怀的统一。1987年5月,邓小平在会见荷兰首相吕贝尔斯时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就是再过十三年,达到一个小康社会的水平。我们进一步的目标是下一个世纪的五十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到那时,国家总的力量就大了,可以为人类做更多的事情,在解决南北问题方面可以尽更多的力量。我们就是有这么一个雄心壮志。”这体现出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有机统一,彰显了邓小平通过中国发展推动人类发展和进步的博大胸怀。

(四)既注重总结过去,又对现在、未来充满信心

历史、现在、未来是相通的,总结历史的目的在于为现在、未来提供借鉴和启迪。邓小平明确指出:“总结历史,不要着眼于个人功过,而是为了开辟未来。”历史自信能为现在、未来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精神支撑。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现在,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长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这是基于改革开放史而生成的对于现在、未来发展的自信。

四、邓小平历史自信的重要价值

邓小平历史自信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的态度,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发展,为新时代坚定历史自信提供了实践依据和思想资源。

(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的态度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尊重历史才能客观评价历史成就、科学总结历史经验,进而生成历史自信。反过来讲,历史自信蕴含和彰显了尊重历史的态度。“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反思“文化大革命”之名,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针对这些错误思潮,邓小平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要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效遏制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他强调:“一定要尊重历史,尊重自己的现状,一切从自己的情况出发。”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待历史、国情的基本态度。同时,“已经客观地存在着的历史,除了不断地加深对于它的认识、理解之外,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坚定历史自信,才能秉持科学的态度,深化对历史的认知,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1981年1月,邓小平在论及新中国历史时指出:“国际、国内都把这三十一年的成绩估计低了。总的来说,三十一年中,我们做了很多的事情,成绩不少,虽然也犯了一些错误,但不是一片漆黑。总结历史要把这个体现出来。”客观评价历史,敢于正视错误,既是历史自信的体现,也充分彰显了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

(二)有助于激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精神

历史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对于激发历史主体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1951年3月,邓小平在重庆市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批评了“有人有自卑感,总觉得扁鼻子不如高鼻子,总觉得勤劳的中国人不如外国人,总觉得有五千年古老文化的聪明的中国人不如帝国主义者”,并将其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中国人民长期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有的人把自尊心磨灭了,看不到我们民族的智慧和聪明,看不起自己”。邓小平要求“克服这种自卑心,树立自尊心与爱国心,发挥创造性和自觉性,来建设我们的国家”。这里实际上论及了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的关系,将树立历史自信作为发挥历史主动的前提。1958年7月,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建设问题要善于吸取别国的经验,但“要以自己为主,要在自己的纸上写出自己的好文章。有这种精神,可以比别人写得好”。这里所说的精神,就是自立自强、勇于掌握历史主动的精神。邓小平指出:“对历史问题的评价定下来了,有了统一的认识,就可以集中精力向前看。”有了历史自信,就能增强历史主动,自觉担负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三)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提供了丰厚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邓小平的历史自信,为新时代历史自信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一方面,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为新时代历史自信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邓小平同志的历史功勋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是深刻的、长远的”,他“带领党和人民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推动“我国开启从生产力相对落后向经济快速发展跃升、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跨越的新局面”。“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把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另一方面,邓小平关于历史自信的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多次引用邓小平蕴含历史自信的论述。比如,他引用邓小平“到下个世纪五十年,如果我们基本上实现现代化,那就可以进一步断言社会主义成功”和“到下世纪中叶,能够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那才是大变化。到那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们就可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这两段充满历史自信的经典论述,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团结奋斗,不断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壮丽篇章,努力为人类和平和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邓小平的历史自信既是个人历史自信的展现,从一个侧面诠释了邓小平的历史观和历史情怀,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主要来源、基本内涵、显著特点和重要价值。邓小平历史自信的生成伴随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进程,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邓小平的历史自信,对于引导全党全社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彰显了历史自信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精神支撑作用。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时代要求,邓小平的历史自信对于新时代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


上一条: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下一条:城市治理与文化生产

版权所有 ©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建筑学院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迎宾路361号  电话:6881318   鲁ICP备060291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