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4/11/15  点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作出部署。这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学校要聚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守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和建好思政工作队伍主力军等方面,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纵向贯通 打造一体化课程育人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直接向学生传授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一是要树立一体化的课程目标。针对不同学段,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一体化规划设计课程目标。小学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重在增强使命担当,纵向一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建立一体化的课程内容。要建立纵向各学段层层递进、横向各课程密切衔接、必修课选修课相互协调的内容体系。在各学段开齐开全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校本必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一体化设计。特别是要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推进法治教育、劳动教育、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等,实现学段纵向衔接、逐级递进。三是要建设一体化的教材体系。要健全一体化教材建设机制,依法依规开展编审工作,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配套用书的建设和管理。中小学思政课教材要实行“一标一本”,大学思政必修课教材要实行“一纲一本”。思政课教材的配套用书要由国家统一组织编写审核、推荐使用。要推进网络数字资源库建设,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立体化教材体系。要加强教材研究,重视对思政课教材内容、学术内涵、话语方式、呈现形式等的研究,实现思政课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与针对性、生动性的深度融合。

坚持横向联通 打造一体化日常教育体系

日常教育场域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坚持全段成长、学段差异的原则,充分利用校园育人环境、网络媒体、社会实践、家校社联动等,以各学段学生喜闻乐见、贴心有感、走心入脑的方式,在日常教育中实现价值引领,在润物无声、日用而不觉中影响学生,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一是要汇聚育人合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一项横向联通学校、家庭与社会各场域的系统工程。在日常教育中要坚持家校社协同共育,细化育人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共同担负起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学校要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社会要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二是要创新育人方法。新时代青年是伴随社会网络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渐次成长起来的“数字原住民”。学校要积极适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任务变化,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探索网络思政、数字思政、精准思政等新方法、新模式,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衔接与结合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构建立体育人方法体系。三是要丰富育人载体。学校要坚持五育并举,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举办形式多样的“行走的思政课”,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要繁荣校园文化,培育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弘扬校园正能量;要协同开展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增强学生综合素养;要关注学生心理,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坚持多元融通 打造一体化师资建设体系

教师队伍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一是要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严格核定聘任条件,严把思政课教师入口,确保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基本素养过关、数量充足。二是要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严格落实党中央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配备的各项指标性要求,重点建设好辅导员、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逐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职业发展体系,确保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促进这支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三是要持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能力和专业水平。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因地制宜实施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组织开展国家示范培训、海内外访学研修、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等专项计划。深入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加快培养一批立场坚定、功底扎实、经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四是要加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力度。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先发展,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质量。要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不断增进培养对象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引领广大青年更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上一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下一条: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版权所有 ©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建筑学院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迎宾路361号  电话:6881318   鲁ICP备060291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