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
云计算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 IT 浪潮,我校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是与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专业。学校主导,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双方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建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校、企、行共育师资,促进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建成了开放性技术技能实训中心。
多年来我校本着“双师型专兼职教学团队建设”思路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在云计算方面的相关专、兼职教师有12人,有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5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较强,在各类大赛中表现突出,2019年获得全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入选国赛选拔赛。
二、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云计算技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分析解决云计算领域实际问题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可胜任云计算管理与运维、云计算架构、云计算开发工程师等岗位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较强的职业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师资力量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为校企合作专业,我院可从事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相关教育的专、兼职教师有12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5人,9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有2人次获市以上表彰,出版专著、教材近15种,在全国各类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研究市级以上课题20多项,有2项科研成果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建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在省级及以上大赛中荣获一、二、三等奖30多项,有10项科研成果获得市级以上奖励。
图1 教师职称比例图
校企合作方“南京第五十五所”在我校从事云计算方向相关教育的教师有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占2人,这些教师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建设基础,这是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满足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教学的需要,具有良好敬业精神和较强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图2 专、兼职、企业教师比例图
四、专业发展规划
2018年12月,我校联合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功组建云计算校企合作班。根据学院发展规划,经过对云计算技术与应用领域广泛调查研究,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我院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发展作短期规划如下:
(1)2020年,根据学院发展规划,面向全国招收普通高中及同等学历毕业生150人。增聘专业教师3人。力争获得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云计算赛项”二等奖。
(2)2021年,根据学院发展规划,面向全国招收普通高中及同等学历毕业生200人。增聘专业教师3人,扩建校内专业实训室。力争获得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云计算赛项”一等奖。
(3)2022年,依据学院规划和建设完成情况,面向全国招收普通高中及同等学历毕业生300人,增聘专业教师8人,力争把该专业建设为省级一流特色专业。
五、专业课程
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云计算概论》、《计算机网络基础》、《Linux操作管理与应用》、《数据库管理与应用》、《Linux Shell编程项目教程》等,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包括《虚拟化技术与应用》、《Docker容器技术与应用》、《Hadoop大数据平台构建和应用》等。
六、人才培养模式
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
云计算类岗位主要可分为云计算运维岗位、云计算平台开发岗位、软件开发岗位等一系列工作岗位。因企业规模大小而有所不同,各类岗位细分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也不尽相同。因此,除了校内教学环境,在企业现场和具体岗位从事认知和顶岗工作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
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在共建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等方面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创新“双主体”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学院每年组织进行企业需求调研,收集和分析企业岗位监测站的岗位技术发展信息,结合企业和毕业生反馈综合评估毕业生培养质量,形成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依据;组织校、企专家和教师共同研究、调整和论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岗位和培养规格,按企业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培养流程,以“三强化”的策略优化课程序列;根据培养要求确定实施条件,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能满足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和人才持续发展要求。
依托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校企共同夯实“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平台,实现校企在人力资源、设备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方面的“四融合”,为“三强化、五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施保障。利用校内“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资源进行“公司制、项目化、开放式”的实习实训,使学生通过教、学、做合一的项目实施逐步提升岗位能力。专业岗位实践、综合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则主要依靠合作企业资源保证教学质量,使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和具体工作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发展。
2. 全面推行“工学交替”的“五阶段”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全面推行“工学交替”,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强化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不少于半年,生产性实习实训比例达实践教学总课时的60%;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以真实的工作项目为先导,积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的学习情景和任务,引导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学习。 五阶段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为:
认知体验:安排在第一学期末为期一周的认知实习,使学生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体验职业环境和岗位基本技能的训练; 理实一体课程:按云计算基本岗位核算设置,安排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实施上课即“上班”、课堂即“公司”、作业即“项目”的“工学交替”的教学组 织模式;分岗轮训双实操:第一段安排在第三学期末为期三周,云计算运维、云计算平台开发等岗位角色轮换实训操练,第二段安排在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完成;云计算综合业务实训:安排在第四学期第二小学期为期四周,其中实训地点学生既可以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完成自选的云计算运维、云计算平台开发等高级项目实训,也可以在自主选择的准就业的企业完成。
顶岗实习:安排在基地企业与准就业企业完成,进一步提升岗位适应能力,更好地发展社会交际能力,实现由学生向“企业人”、“社会人”的转变。
3. 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建立多元质量评价模式
积极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知名企业合作,创新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会机构参与评价的多元质量评价模式。特别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考试的评价方式的单一性,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
(1)根据教学的性质和特点,设置各学习过程中得分点的权重。根据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实验结果,进行综合的评价,例如:出勤占40%,学习态度(一般是项目的进度、准确率)占30%,实验结果(云计算项目的最终成果)占30%。
(2)教学质量监控要素设计。教学质量各影响因素的确定及监控模型的建立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方法,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核,具体可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比如小程序检测、现场试验等,对某些重要代码或操作流程进行提问,或者是再次操作,检查实验的效果,以促进学生加深记忆。
(3)建立第三方评价体系。要真正提高教学的水平与质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判断力,第三方评价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借助第三方企业平台,或
者找已经毕业并在知名企业就业的学生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检查学生的实习情
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与理论学习评价相结合,给出综合考核成绩。
七、育人成果
本专业高度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一是平时加强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比赛的内容,实现“岗、证、课、赛”的有机结合;二是以技能比赛为平台,强化训练。院赛项目与国赛、省赛全面接轨,为学生备赛提供更好的演练平台,锻练选手、储备梯队力量,同时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并在2019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获得二等奖。
八、学生就业
(一) 创建二元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助力学生对口就业
以“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为主线,以实用性、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途径,建立校外校内实训基地。
1. 校内实训基地
2019年9月我校与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签约共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技术中心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依据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东营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开展共建人工智能学院的校企合作模式,联合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开启了“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技术中心”和“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山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将助力广饶县智慧城市建设,联合打造科研高地,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学校近年来开展科技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将以此签约为契机,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建设、技能竞赛、科研创新等方面不断寻求突破,加快专业人才培养,将合作转化为创新,以创新推动发展。
图3 校企合作共建云计算创新应用技术中心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2. 校外实训基地
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全国建设多处实训基地,进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采用全方位的育人模式,助力学生就业。
图4 校外实训基地
(1)基地采取“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独立做项目。
(2)上课采取分小组的模式,制定竞争制度,例如最快或最好完成的小组可以得绩效奖励等,培养学生们的竞争能力、配合能力和团队意识。提前让学生进行员工身份转换,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过渡。
(3)另外,比较突出的是“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小组优秀的成员被聘为“师傅”,负责全队“徒弟”的技术能力。培养个人领导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二) 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建立立体跟踪式的就业服务
1. 共订教学过程
根据企业项目实施要求和人才成长规律,共订教学过程。专业与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按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引入企业真实项目要求,以实践为导向,教、学、做、评为一体,科学课堂教学设计;共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两个队伍,实施双导师制;共建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网络远程实训三个平台,实施实训资源共建共享;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建立省级、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促进学生基础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相互衔接、相互渗透,提升学生就业质量。
同时,职业素养课程也是重点建设的课程,职业素养涉及到无领导小组讨论,多对一面试技巧,简历制作并修改,岗位认知,公司礼仪等在会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面试技巧。
2. 融入企业工作标准,校企共建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将按照“具有较强文化修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熟练掌握岗位技术技能”的培养目标,进行企业化管理模式,每班设立总经理、总助、财务、人资、行政等职位,针对每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做出班级岗位管理划分。每个部门的经理选择班级成员作为自己组员,分管班级事务。
邀请2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龙头企业到基地进行宣讲,企业人事现场宣讲、收集简历、面试,并给学生做面试指导。
学生访谈(一对一)--确定就业意向(地点、岗位、薪资、其他要求)--推荐企业(一对一根据意向匹配)--面试跟踪(面试失败分析、修改简历) --入职跟踪 (去就近的学生单位看望学生) -- 每个月至少2次以上实习访谈(通过面谈、电话、微信、QQ等方式) --督促网签 -- 督促劳动合同 – 毕业之后持续跟踪半年以上。
(三) 据云计算产业岗位需求,科学制定技能培训方案
图5 云计算产业链人才整体需求状况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实施好《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教职成〔2019〕6号),我院积极申报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工作,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职业培训中的优势,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学生成才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云计算产业链人才整体需求状况(图8),根据云计算规划建设、云计算系统运维、云计算技术应用、云平台开发等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科学制定技能培训方案,积极参加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以赛促学,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大大提升了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
图6 获奖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