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党建建设 · 正文

党建建设

中国道路:伟大成就与政党逻辑
发布时间:2022/01/10  点击:[]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一切进步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我们党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党领导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快速发展,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及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背后,存在着一个强大的“政党逻辑”。准确把握这一“政党逻辑”,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领导是最本质特征

在21世纪的人类发展史上,最为重大的事件莫过于中国的崛起。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拥有十四亿多人口的中国实现了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中国道路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制度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成功开辟的核心是政党因素。这种政党因素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地位的独特性。在中国的发展主体结构中,存在着两种主体力量:一是领导主体或领导力量,二是基础主体或主导力量。其中,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党是领导主体;中国人民是推动中国发展的主力军,是实现中国进步的基础力量。在中国的发展进步中,党的领导是全面的、不可替代的。第二,领导作用的关键性。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发展之间,存在着本质性关系。一方面,中国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中国发展得怎么样,关键要看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党在领导中国发展的实践进程中,结合国内外形势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解决了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与时俱进地形成了我们党关于中国发展的理论逻辑。另一方面,党的执政使命和宗旨、领导能力和水平,要通过中国发展及其取得的伟大成就加以体现和检验。在发展学的视域内,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发展的成功,就是我们党的成功;中国发展的世界影响,就是我们党的世界影响;中国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我们党的领导的可持续性。我们党通过革命、建设和发展实现着自己的初心使命,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创造及其取得的成就收获着民心民意。发展把中国变得强大,发展也把我们党变得强大;发展赋予了中华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实力和自信,发展及其成功不断夯实我们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为我们党长期执政提供着动力和支持。

政党逻辑揭示的多重关系

逻辑不仅揭示了一种道理,还体现着一种关系。政党逻辑主要揭示了关于中国发展的三重关系: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发展与人民的关系、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关系。这些关系实际上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基础上生成的,因为中国发展所体现的正是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进程。

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一大贡献,就是深刻揭示了发展与社会主义中国的关系。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经历了一段曲折之后,党终于把经济建设确立为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中心,把发展视为“硬道理”和“第一要务”。就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来看,一方面,发展是世界的,但更是属于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等世界各国的发展,世界各国都有发展的权利。自从人类发展采取了国家的形式之后,我们所谈论的发展都是国家形态的发展,离开了国家去谈论发展,这种发展只能是抽象的甚至是虚伪的。别人主要是通过发展来认识中国,我们也在发展中向世界展示自己。另一方面,中国是发展中的中国,中国的地位、尊严和自信只能在发展中获得,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放眼世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要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确保自身的安全,赢得别人的尊重,堂堂正正屹立于国际社会,根本的法宝就是发展。

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深刻揭示了发展和人民的关系,从而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中国及世界发展指明了正确的价值方向,彻底解决了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党确立了两种价值取向:其一,就中国发展而言,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所得出的宝贵历史经验。我们党深刻阐释了发展与人民之间的内在关系,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决议》深刻阐释了发展的人民性本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正是由于我们党把人民视为发展的中心和主体,才使得我国的发展具有了非同凡响的价值和意义,使我国的发展具有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那种以物为本或唯利是图的发展模式的本质属性,创造了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还需要指出的是,党带领人民在追求发展的实践中形成了新现象,如共识、共行、共利和共情。正是由于此,我们才从认识、行动、价值取向和情感认同等方面汇聚起了推动发展的磅礴中国力量。其二,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发展的价值追求还体现在对人类进步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上。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对人类社会要作出的四个方面的新贡献: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为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新贡献、为人类社会携手应对共同挑战作出新贡献。

《决议》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这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是一条探索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有特征,更有基于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深刻体现着中国发展的鲜明“道路逻辑”。第一,这是一条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国情而确立的发展道路。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就把实现现代化作为持续奋斗的宏伟目标,从而使中国发展之路拥有了鲜明的“现代化”身份和意义,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新时期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生性或自主性的核心要义,就在于“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决定、自己来处理。第二,这是一条在中国的发展实践中形成的道路,是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实践、发展制度和成果等的统一。这条道路也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及其不断取得成功的内在机理和特征的揭示与阐发。在发展中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含义既彰显着中国特色,更体现着世界历史意义,与中国发展的道路逻辑高度吻合。第三,这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道路,蕴含着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正能量。党和人民事业是人类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发展充分体现着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表现了我们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发展的人类情怀和世界眼光,揭示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国际担当。这样一种情怀和担当,使得我们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从中国发展的道路逻辑来看,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另一方面,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促进者,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贡献者。

政党逻辑蕴含着深刻启示

政党逻辑启示我们,一方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根本保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是高度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就告诫我们:“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另一方面,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与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的根本举措就是要坚持自我革命的原则,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所得出的又一宝贵经验。《决议》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要确保党对中国发展的核心领导作用,必须使我们党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为此就要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我们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条: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和实践要求
下一条: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

版权所有 ©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建筑学院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迎宾路361号  电话:6881318   鲁ICP备060291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