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之际,中华号巨轮正劈波斩浪、勇往直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新起点上,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具有包容性和吸纳力
在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神州大地上的各个族群、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始终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尽管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是近代才出现的,但“四海之内皆兄弟”“五方之民共天下”和“夷夏一体”等观念古已有之,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千百年以前已自然萌发。
特别是,自秦汉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以来,大一统的理念深入人心,各民族交错杂居、多元一体。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追求团结、渴望发展的内生动力。
中国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不断交融汇聚并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逐渐形成、发展壮大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理性升华的历史。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从对外交流来看,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乃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时代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焕发新的生机。
从内部交流来看,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曾经有许多民族登上过历史舞台。这些民族经过诞育、分化、交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56个民族。历史上,无论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越是强盛的王朝,吸纳的民族就越多。
具体来看,秦统一了中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汉朝使多民族的共处得到发展;两晋南北朝初步形成了各民族大杂居的局面;从隋唐到元代、清代,基本形成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特质、禀赋,共同熔铸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56个民族同呼吸、共患难的高度提炼与总结。
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全国少数民族代表用滚烫的言辞表达着对新中国的认同与期待:“我们各少数民族人民几百年来流血奋斗所争取的目标,今天终于实现了……眼看着我们各个少数民族和整个中国人民的光明幸福前途,我们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
毛泽东同志进一步指出,帝国主义过去敢于欺负中国的原因之一,是中国各民族不团结,但是这个时代已经永远过去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起,中国各民族就开始团结成为友爱合作的大家庭,足以战胜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并且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强盛的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深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引领民族工作在创新发展中迈上新台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境界。
党的十九大正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中华民族”一词首次写入国家的根本法。
光明的火炬,照亮前进的步伐。在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奋斗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觉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从多元走向一体、从尊重差异性到增进共同性,全面小康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成果,民族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共享的荣光。56个民族在多元中铸就整体、在整体中百花齐放,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阔步前进;各族儿女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深,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强。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进程中,要通过扩大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努力创造各族同胞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祖国每一寸土地都能成为各民族同胞共居的家园,让各民族同胞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各民族也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民族团结,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特别是,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手挽手、肩并肩,同心同德、同心同向,筑牢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铜墙铁壁。
长远之策 固本之举
审视国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更加复杂;放眼国际,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挥之不去,民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深刻影响着全球和平与发展。
我们不能照搬国外处理民族问题的三种传统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所谓“大熔炉”模式、以苏联为代表的各自区隔的“马赛克”模式、以加拿大等为代表的突出差异的所谓“文化多元主义”模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最根本的是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
在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中加深政治认同——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要的是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做好民族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加强民族团结的各方面,确保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
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进一步强化国家认同——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与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密不可分。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促进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中进一步巩固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在处理国内各民族文化关系时,必须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同时,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就一定会让文化自信具有更加坚实的根基。
在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中进一步增强法治认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根本上是中国公民共同体认同,是对国家法律法规一体遵循的法治认同。要坚持各民族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要始终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民族事务,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
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保持文化自信。世界上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都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人类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有姹紫嫣红之别,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以多样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和谐共生超越“文明冲突”,以交融共享超越“文明隔阂”,以繁荣共进超越“文明固化”。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