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2024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方嘉宾时的讲话中强调:“中方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通过真诚沟通,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世界朝着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发展。”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一、文明互鉴的必要性
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推动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文明互鉴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追求的是全人类的福祉。这一理念既有现实思考,又有未来前瞻;既描绘了美好愿景,又提供了实践路径和行动方案;既关乎人类的前途,也涉及每一个国家的命运。在一个由多种多样的意识形态、文化、种族、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构成的复杂世界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摒弃傲慢与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才能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从而使人类命运共同体早日成为现实。
文明互鉴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成为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消除不同文明之间的隔阂和误解,用平等包容的态度去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告别文明优越、傲慢和偏见,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包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手段。要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文明互鉴有助于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一共同价值彰显了人类历史从民族的历史走向世界的历史的必然规律,构成了不同文明追求进步的最大公约数。全人类共同价值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寻求的是不同个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共性,凝聚了不同文明的价值表达。为了弘扬这一共同价值,必须倡导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襟对待其他文明的价值基础,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各种文明的价值内涵,反对唯我独尊,不以文明优越自居。换言之,为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必须尊重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不同认识,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倡导开放包容和相互尊重。
文明互鉴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的自我完善和进步。世界上有多种多样的文明。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表明,人类社会越发展,越要加强文明互鉴。一方面,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精神血脉,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不同的文明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在互学互鉴中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兼收并蓄,才能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从而进一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文明互鉴有助于推动全球治理。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网络犯罪、传染病流行、恐怖主义以及贫困和饥饿久治不愈等全球问题,都使人类蒙受巨大的创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对全球治理的认识是不同的。因此,在推动全球治理的过程中,促进文明互鉴是消除全球治理认知差异的必要手段之一。只有最大限度地缩小这一认知差异,才能使各国真正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在推动全球治理时同舟共济,群策群力,不断丰富全球治理的理念和实践,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文明互鉴有助于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文明互鉴的最佳实现途径就是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国际人文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涉及文化、出版、艺术、体育、教育、旅游和学术研究等领域。无论是文化创意产品贸易,还是各行各业的人员往来,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从中发现并创造大量商机和就业机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例如,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2019年,与文明互鉴息息相关的文化和创意产品的出口额高达3890亿美元,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3.1%,就业人员数量占全球就业人员总数的6.2%。由此可见,文明互鉴既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也能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二、中国为文明互鉴作出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全球视野,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在全方位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同时,为文明互鉴作出了重大贡献。
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在2023年3月15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以四个“共同倡导”为核心内容的全球文明倡议,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是文明互鉴的前提条件,“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是文明互鉴的原则,“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是文明互鉴的动力,“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是文明互鉴的路径。这一倡议既是对各国人民加强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共同挑战迫切诉求的及时回应,也是对世界各国坚持平等包容、守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普遍愿望的积极呼应;既是对国际社会增进文明对话交流、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共同需求的自觉顺应,也是对当今各国推动文明发展进步、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代潮流的真挚响应。
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是不同于西方文明的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全体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团结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形态,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以人文交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由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使用上百种语言,拥有不同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在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各国应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传承和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动。为了推动民心相通,中国制定了行动计划,采取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措施,同共建国家广泛开展文化教育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人民友好往来,持续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大力推进对外文化贸易。文明的最佳载体之一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既有其固有的文明属性,也有其不容低估的经济价值。因此,文化贸易在推进文明互鉴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包括“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形式。“走出去”的形式主要包括:将中国文化精品译成外语后出口到世界各地,派遣各种类型的艺术表演团体到国外演出,在国外举办文化节及文物展览,推广武术、中医及烹饪技术,等等。“请进来”的形式同样丰富多彩:邀请优秀的外国艺术家来华演出,将国外的文化精品翻译成汉语后在中国出版,举办多种多样的外国文化艺术展览,等等。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遗产承载着世界上各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有大量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必不可少的素材。长期以来,中国不仅为保护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了法律,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还积极做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报和履约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这是一个拥有璀璨文明大国的历史担当,更是中国矢志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庄严承诺。(作者系上海大学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