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人民至上
发布时间:2024/11/30  点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人民至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人民至上贯穿于治国理政全过程各方面,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把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一步步变为现实,中国式现代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观点方法,汇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力量,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前进。

站稳人民立场 把握人民愿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贯彻的重大原则之一,提出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坚信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深入推进改革、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们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实现大幅跃升,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尊重人民创造 集中人民智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回首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战胜困难的法宝。无论是20世纪60年代浙江诸暨的“枫桥经验”,还是改革开放之初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一次次推动历史前进。进入新时代,党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努力把各条战线的人才汇聚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来,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集中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上来,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完成太空“接力”,嫦娥六号探测器月背“挖宝”,我国自主研制15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总装下线,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成为中国制造新亮点,中华大地到处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芒。

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自觉拜人民为师,主动向人民问策,多到基层倾听人民呼声,多到群众中学习本领,从基层实践中总结经验,从群众智慧中提炼思想,不断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推动新发展。充分保障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让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得到释放、创造意愿得到尊重、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实践得到运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人才优势是我国发展的重大优势,其中蕴含着无限的创新创业创造潜能。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将全面激发各领域各层次人才活力,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潜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更好把我国的教育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改善人民生活 增进人民福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要“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

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民生作为“国之大者”,用心用情解决人民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安全等问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92万元,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群众安全感达98.2%,成为全球公认的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享受美好生活的切身感受。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部署,提出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加快义务教育城乡、区域、校际间的资源优化配置,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教育的公平;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引导农民工“家门口”就业创业,使更多人有满意的工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托幼服务,让“小社区”托起“大民生”;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满足工薪群体刚性住房需求,让更多新市民、青年人在城市有个“家”。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高基层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守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萌芽状态;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稳稳守住老百姓的钱袋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催人奋进。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人民至上,凝心聚力、接续奋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披荆斩棘、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上一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坚实法治保障
下一条: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

版权所有 ©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建筑学院  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迎宾路361号  电话:6881318   鲁ICP备060291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