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9项世界遗产。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条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7.8公里的城市轴线,见证着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其文化基因,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更自信地迈向世界舞台。
“尚中”“对称”的协调之美。一城聚一线,一线统千年。北京作为明清两代的首都,依《周礼·考工记》都城形制设计,呈现“凸”字形城郭格局,基本形成了“中心明显、左右对称、一贯到底”的中轴对称空间秩序。这种布局从美学形式上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观察与思考,蕴含着人们追求天人合一的协调之美。
《论语·为政》中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是说帝王应如北极星一般“居中而治”,这种“以中为尊”“尚中”的传统思想塑造了古代都城选址、营造和布局特点。“中国”“中心”“中央”“中轴线”等说法体现了古人对宇宙秩序的初步理解。中国是“中央之国”,国之中心即都城,都城的中心在故宫,故宫的中心是太和殿。太和殿坐北朝南,南北延伸,层层递进,以一条供皇帝出行的御道串联成了紫禁城的中轴线。历史上,中轴线长度不断增加,从元大都时期的3.8公里发展到明永乐时期的4.8公里,再至今天的7.8公里,长度虽变,但“中”的方位却不变,塑造了北京这座历史名城的灵魂与脊梁。
“中”既是中心,亦是核心。呈对称布局的建筑,往往起着维护和衬托中心的功能。将建筑按照轴对称的方式进行布局,是古人对宇宙秩序的具体实现。北京城最早讲究对称布局的是城门,最早强调对称结构的是太庙和社稷坛,呈“左祖右社”的照应关系。东华门与西华门、崇文门与宣武门、隆福寺与护国寺等建筑均为对称分布,“门对门、桥对桥、庙对庙”的建筑布局在北京城随处可见。建筑学家梁思成曾慨叹:“无论东方、西方,再没有一个民族对中轴对称如此钟爱与恪守。”
在传统审美上,对称给人以平衡、和谐、稳定之感,其为美的原因在于符合自然规律。程颐有言“万物莫不有对”,戴东原认为“一阴一阳,盖言天地之化不已也,道也”。万物并作、阴阳协调是中国先哲自觉反思宇宙秩序后的进一步凝练,北京中轴线讲究“尚中”和“对称”的设计理念滥觞于此。
“礼乐相成”的中和之美。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经由礼制展现出来,组成了起教化作用的人伦秩序,在历史长河中凝聚起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古代城市在空间布局上基本延续了儒家“尊崇礼序”的文化思想,在都城规划上大体遵循了“左祖右社、前朝后寝、前朝后市”的传统宗法礼制观念。
中轴线上的建筑依照古代社会“天子九门”的礼制设计而成。北京城中,可以供天子出入的城门有九座,分别是正阳门、中华门、太南门、端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神武门、地安门。人们常说的“九门宫阙”即是指这些门及其背后的建筑。紫禁城、天坛等皇家建筑,在设计上也基本贯彻了“九门”礼制。
关于礼乐的关系,《礼记·乐记》记载“礼乐刑政,其极一也”,表明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左传》有“钟,音之器也”的说法,钟的计时功能是古代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中轴线上的钟楼原是为全城报时的地方,乾隆年间,人们先击鼓后撞钟,二者次数相当,均为“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合起来共108下,代表一年的12个月份。除夕之夜,流传至今的撞钟祈福活动有辞旧迎新之意。
“礼乐相成”、重在贵和,礼乐教化的目标在于政通人和。故宫的建筑在命名和布局上合“礼乐”的同时,体现了中和之美。“太和殿”“中和殿”的命名来自《礼记·中庸》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保和殿”则取自《周易》的“保合大和”,代表着古人追求万物和谐的理想。北京中轴线以“中”为本,兼以“礼”的形式表达,最终达至“和”之境,是中国传统文化对理想都城秩序的集中表达。
“山水相依”的自然之美。北京城因水而生、以水定轴,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元大都时,北京依水建城,中轴线上素有“七桥七水”之说,加上现有的六片湖泊和八条河流,共同汇成了京华“六海映日月,八水绕京华”的独特景观。
景山南依故宫,西靠北海,位置中正。北京中轴线上最高的古建筑即是景山上的万春亭,以其为界,其他建筑顺应山势对称布局,营造了景山建筑群的庄严肃穆之感。景山前面有内外两条金水河相互映照,景山西侧也有大片水域,如南海、中海、北海、什刹海等。这种山水交相辉映的空间局部,依循了传统文化中“山水相依”的设计理念,展现出了古人追求人与自然融合的哲学智慧。
山水意象承载着古人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观点。《管子·水地》中讲“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管氏地理指蒙》中也有“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之说。在古人看来,山、水均源自气的变化,气凝而为山,气融而为水,依山傍水才聚气。从人生观的角度出发,老子讲“上善若水”,要求人像水一样善利万物、不争名利;孔子讲“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表达了天人合一、美善统一的见解;山水的品格凝聚成了中国人“刚柔并济”的人生智慧。
“山水相依”离不开桥。《说文解字》记载:“桥,水梁也。”民间有一种说法:“先有万宁桥,后有中轴线。”北京中轴线以万宁桥为分界,桥西为什刹海水域,桥东为通惠河玉河水系。古代,万宁桥是连接通惠河与积水潭的水上交通枢纽和漕粮运往京城的必经之路,在历史上发挥了关键作用。现代,北京中轴线上有“七桥七水”,城市绿色空间发展充足,生态文明程度稳步提升,山、水、桥共同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轴画卷。
总之,华夏先民早已将智慧镌刻在以北京中轴线为代表的城市文脉之中,这些璀璨的传统文化历久弥新,重焕生机。北京中轴线不仅是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为人类文明传承作出了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