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202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为促进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进入新时代,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数智化转型,在节能降耗、提升能源资源利用率等方面,正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数智化技术已成为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选择。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本质要求就是将绿色低碳技术与产业发展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产业正逐步摆脱高污染、高耗能模式,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然而,实现不同区域多个目标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必须借助于数智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从全球范围看,数智化既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又是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数智化通过重构市场、技术创新、智能化管理等手段,可以有效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助力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各地的实践经验也表明,数智化技术在能源管理、工业生产、建筑设计、交通优化、生态保护与修复以及绿色生活方式方面的应用,正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深入发展。数智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正逐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不仅有效提升了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智化转型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亟待突破瓶颈。当前,我国数智化应用尚未在各领域和行业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特别是在绿色低碳技术领域,不同企业及地区之间在标准和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此外,数据质量问题也是制约数智化发展和应用的关键因素。目前,部分企业面临数据质量不一和数据孤岛问题,缺乏高质量、标准化的数据支持。针对这一难题,企业亟须建立和完善数据管理体系,提升绿色低碳相关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质量。
与此同时,我国数字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素质与产业相关岗位需求不匹配、关键核心领域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日益凸显。据测算,我国数字人才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长。在不少招聘平台,图像算法工程师和架构师薪资排名领先,数字人才成为职场“香饽饽”。数智赋能区域发展需要兼具数智化技术水平和绿色低碳专业知识的交叉复合型人才,因此,应多措并举,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新格局。
数智化发展通过多元路径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强化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合力。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措施,协调各方利益,推动多方协同合作。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创新与推广。科研机构应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力度,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绿色低碳行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可通过构建跨部门跨省域数智化绿色低碳管理平台,促进信息、知识和服务的流动与共享。
加强数智技术与绿色低碳技术的深度融合创新。智能技术在生产流程中的实时监控与数据分析能力,对于优化生产流程、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此外,智能技术在预测和预防环境风险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为实现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因此,探索多样化的绿色低碳应用场景,利用智能技术构建跨界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市场需求,企业应积极开发数智绿色产品的应用场景,通过大数据运算和智能算法优化,提升绿色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应用效果。
积极构建多层次数字人才培养体系。要前瞻性谋划数字人才培养,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加强数字领域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培育复合型数字人才。鼓励数字领军企业与高校联合打造“校中厂”“厂中校”等,探索“教学+实训+路演”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的数智化绿色低碳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推动交叉学科师资队伍建设,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保障。
深度参与国际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发展标准的制定与推广。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活动,主动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筛选应用国际先进的数智化和绿色低碳标准,提升国内技术和产品质量与水平。此外,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平台,推动数智技术和经验的共享和传播,促进全球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